心理健康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是学生由青少年走向成人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学生的心理与生理会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学生心智尚不成熟,面对社会中的一些诱惑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此时,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并正视自己的变化,更好地规划人生。 
1.雨中人测试
雨中人”绘画为教育者了解学生,以及为学生认识自己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它以直观安全的形式表达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绪,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让学生达到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目的。

雨,投射的是我们的压力状况,以及应对压力的方式;人,投射的是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情绪状态如何,是否存在情绪问题;其他的画作元素,比如挡雨的工具,投射的是我们的人际状态、问题应对策略等。 雨中人”绘画在心理课的运用,为教育者解读学生的心灵,也为学生表达情绪和理解自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极大的自我疗愈能力,相信学生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心理的自愈力可以得到焕发,能够从中觉察、感受并表达,寻找到其中的积极意义,获得更多的能量和勇气。
如何面对外界压力?
(1)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参与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2)学会放松
尝试一些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帮助缓解身心紧张。
(3)培养兴趣爱好
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增加生活的乐趣。
(2) 完善高关怀台账
(3) 针对心理困扰较大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4) 做好班级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心理障碍,促进他们能够正常生活。通过对学生有计划地施加影响,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因素和认知风格,培养学生的毅力、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对自己的全部行为和思想起调节作用的自我意识。从而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